SERVICE PHONE
363050.com发布时间:2025-11-26 17:40:17 点击量:
尽管区块链技术能够广泛应用于多样化的场景,然而目前对于大型公链来说由于技术性能、安全性隐患、政策监管等问题仍然无法大范围落地。这些局限在不同区块链技术体系中也或多或少存在,只是程度差别。
1)交易性能偏低、资源消耗过大:像比特币之类基于工作证明机制的区块链技术目前平均每10分钟才能有一个新区块、1个小时后才能确认交易,很难满足高频小额金融交易每秒万笔以上的交易要求。
以工作量证明机制为代表的共识机制需要消耗大量的算力来产生新区块,英国电力资费对比公司PowerCompare的研究表明,比特币挖矿年平均耗电量已经超过159个国家的年均用电量。
2)安全性隐患:对于大型公链来说,越来越多的矿工为了平滑收益曲线选择加入矿池,从而导致算力的进一步集中。目前比特币的前四大矿池算力之和占比已经超过50%,使得网络受到“51%攻击”的威胁日益加大。对于联盟链和私有链而言,弱中心化架构的安全性尚未得到时间的验证。
此外,业内已经发生若干起黑客攻击事故,给用户造成了很大损失。例如,2016年6月,基于以太坊建立的、创造了众筹世界记录的区块链项目The DAO遭遇了黑客攻击,黑客利用其上智能合约的一个漏洞偷走了360万以太币(当时市值约5亿人民币),造成市场大面积被抛压,引发整个区块链产业的最大危机。
3)合适场景仍有限:与传统商业基础设施相比,区块链技术的优点在于凭借去中心化获得的高效稳健、数据记录的高度可靠、引入智能合约后的灵活和自动化。但是,许多传统商业基础设施在效率、稳定性、可靠性、自动化等方面目前显示出难以克服的缺陷与故障。例如国家的支付和清结算系统、证券交易所、商业银行等关键金融基础设施的运转稳定、良好、安全,也具有异地灾备方案来保障系统的稳健性,那么相比于要付出的改造成本,进化为区块链技术系统所能提升的效益究竟有多大,即“成本-效益”分析是区块链在场景落地时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区块链必须要找到真正具有显著成本收益的场景。
4)标准尚未统一、监管政策不够完备:目前国内外在区块链领域还没有通用、统一的标准,将产生后续的各种应用兼容性和互联互通问题,不利于整体效益的提高。国内外的重要联盟如Hyperledger、R3、ChinaLedger、BCOS等等都致力于开发统一的标准,我国工信部在2016年10月制定了国家区块链技术标准技术路线图,国际标准化组织也正在努力协调制定有关标准。这项工作的推进还有待时日。
区块链技术对现有法律法规和监管框架带来挑战。形形的数字货币创造了一个触角遍及全球每个角落的、史无前例的人造市场,遭遇了广泛质疑。数字货币体系中服务提供商和用户均为匿名,使得不法分子易于掩盖其资金来源和投向,这为洗钱、恐怖融资及逃避制裁提供了便利。需加强国际监管协调,形成一致的监管政策。区块链应用到其他商业场景上也有一系列法律和监管问题,例如如何界定智能合约的法律主体性质、如何解决金融交易的最终确认时点(finality)等等。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进行反馈。
第 2 页 区块链如何创造信任:基本结构、关键机制与核心性质
第 3 页 区块链三大关键机制:密码学原理、数据存储结构、共识机制
第 15 页 区块链技术有助于进一步厘清征信数据的归属问题
第 21 页 区块链产业前景展望:技术融合、智能合约将是未来趋势
EU ETS扩张涵盖海事和新建ETS2,部门覆盖扩至建筑和交通,但整合时间线不确定性高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正式承认红树林、海草床等蓝碳生态系统的碳汇价值
习宣布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习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的致辞(全文)
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
【发改高技〔2023〕287号】关于做好2023年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集成电路企业或项目、软件企业清单制定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发布第十一批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编号的公告(全文)
【工信厅信发函〔2023〕21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2年区块链典型应用案例名单的通知
央行等7部门: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为非法荐股荐基、虚拟货币交易等提供网络营销服务
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张首晟:区块链最核心的理念,必然是「 In Math We Trust 」
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